一文教企业合法合规打广告

创建时间:2025-07-21




图源:Unsplash


近日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了十起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,文中提到截至2025年5月底,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4315件,罚没款1.01亿元。


由此可见广告若是不合规,企业不仅可能面临巨额罚款,还有可能引发品牌危机。


企业在发布广告前该审查哪些内容呢?遇到广告引发的公关危机又该如何处理呢?我们整理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处理思路,便于大家查看参考。



01

企业广告审查易踩的“雷区”


企业广告审查中易踩的“雷区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
绝对化用语:

广告中禁止使用“最”“第一”“最佳”等极限词,违者最高可罚100万元。


特定行业违规:

  • 药品/保健品:不得宣传治疗功效(如“预防新冠”),处方药禁止在药店展示广告。

  • 化妆品:禁用他人名义保证效果或暗示医疗作用。

  • 兽药/医美:需建立专职审查岗位,遵守行业特殊规定


虚假宣传:

  • 未取得专利却宣称“专利产品”,或未标注专利号,最高罚10万元。

  • 虚构“热销”“免费赠送”等诱导性内容,或缺乏事实依据的宣称,最高可罚200万元。


政治与伦理红线:

  • 禁用国旗、国徽等国家象征,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象。

  • 禁止借重大国家活动(如国庆)营销,或利用公益广告变相商业推广。


字体/图片侵权:

  • 字体侵权:


    • 使用微软雅黑、方正、汉仪等非免费商用字体,或在微信公众号、产品包装中使用未授权字体。

    • 授权到期后未续费仍继续使用字体。

  • 图片侵权:


    • 企业设计人员或外包广告公司常从网络下载未授权图片用于海报、官网、宣传册等,误以为“免费下载=可商用”。

    • 即使对他人图片进行细微修改(如调整色调、裁剪),若构成“实质性相似”,仍属侵权。


    

02

如何构建企业广告审核机制


构建企业广告合规防火墙需结合预防机制、过程管控和应急响应,具体步骤参考如下:


一、明确合规边界

企业内部梳理监管框架,包括《广告法》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等共性法规,以及行业特殊规范(如医疗广告需符合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》)。


建立本行业常见的风险清单,便于快速自查,如:

□ 是否出现禁用词

□ 功效宣称是否有依据

□ 素材版权是否清晰

□ 是否涉及特殊人群

□ 数据统计是否注明来源


二、建立审核流程

从创意到发布建立的全程管控,流程大致分为:

文案/设计创作——部门初审——法务复审——修改确认——终审存档


建议内部存档材料(必须保存的5类):

1.产品检测报告(第三方机构出具)

2.消费者体验数据(需去标识化处理)

3.素材授权文件(包括字体、图片、音乐)

4.广告审核记录(保存审批流程邮件)

5.代言人使用证明(购买记录、使用照片)

保存期限:建议至少保存至广告下线后3年


三、建立应急预案

应对广告危机应急预案流程可参考:

收到投诉——立即下架——证据复核——专业应对——整改报告

这个流程需注意的这几个时间节点:

01丨24小时内启动内部调查

02丨3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应监管部门

03丨7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报告


//

随着广告审查执法力度的加大、审查标准的深入,广告发布的行政处罚类案件纠纷也呈逐年递增趋势。


在监管趋严、用户维权意识增强的背景下,企业越早构建适配自身业务的广告合规SOP,越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长期信任与商业价值。


//




       


微信扫一扫

了解/洽谈法律服务





图源:Unsplash


近日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了十起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,文中提到截至2025年5月底,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4315件,罚没款1.01亿元。


由此可见广告若是不合规,企业不仅可能面临巨额罚款,还有可能引发品牌危机。


企业在发布广告前该审查哪些内容呢?遇到广告引发的公关危机又该如何处理呢?我们整理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处理思路,便于大家查看参考。



01

企业广告审查易踩的“雷区”


企业广告审查中易踩的“雷区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
绝对化用语:

广告中禁止使用“最”“第一”“最佳”等极限词,违者最高可罚100万元。


特定行业违规:

  • 药品/保健品:不得宣传治疗功效(如“预防新冠”),处方药禁止在药店展示广告。

  • 化妆品:禁用他人名义保证效果或暗示医疗作用。

  • 兽药/医美:需建立专职审查岗位,遵守行业特殊规定


虚假宣传:

  • 未取得专利却宣称“专利产品”,或未标注专利号,最高罚10万元。

  • 虚构“热销”“免费赠送”等诱导性内容,或缺乏事实依据的宣称,最高可罚200万元。


政治与伦理红线:

  • 禁用国旗、国徽等国家象征,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象。

  • 禁止借重大国家活动(如国庆)营销,或利用公益广告变相商业推广。


字体/图片侵权:

  • 字体侵权:


    • 使用微软雅黑、方正、汉仪等非免费商用字体,或在微信公众号、产品包装中使用未授权字体。

    • 授权到期后未续费仍继续使用字体。

  • 图片侵权:


    • 企业设计人员或外包广告公司常从网络下载未授权图片用于海报、官网、宣传册等,误以为“免费下载=可商用”。

    • 即使对他人图片进行细微修改(如调整色调、裁剪),若构成“实质性相似”,仍属侵权。


    

02

如何构建企业广告审核机制


构建企业广告合规防火墙需结合预防机制、过程管控和应急响应,具体步骤参考如下:


一、明确合规边界

企业内部梳理监管框架,包括《广告法》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等共性法规,以及行业特殊规范(如医疗广告需符合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》)。


建立本行业常见的风险清单,便于快速自查,如:

□ 是否出现禁用词

□ 功效宣称是否有依据

□ 素材版权是否清晰

□ 是否涉及特殊人群

□ 数据统计是否注明来源


二、建立审核流程

从创意到发布建立的全程管控,流程大致分为:

文案/设计创作——部门初审——法务复审——修改确认——终审存档


建议内部存档材料(必须保存的5类):

1.产品检测报告(第三方机构出具)

2.消费者体验数据(需去标识化处理)

3.素材授权文件(包括字体、图片、音乐)

4.广告审核记录(保存审批流程邮件)

5.代言人使用证明(购买记录、使用照片)

保存期限:建议至少保存至广告下线后3年


三、建立应急预案

应对广告危机应急预案流程可参考:

收到投诉——立即下架——证据复核——专业应对——整改报告

这个流程需注意的这几个时间节点:

01丨24小时内启动内部调查

02丨3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应监管部门

03丨7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报告


//

随着广告审查执法力度的加大、审查标准的深入,广告发布的行政处罚类案件纠纷也呈逐年递增趋势。


在监管趋严、用户维权意识增强的背景下,企业越早构建适配自身业务的广告合规SOP,越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长期信任与商业价值。


//




       


微信扫一扫

了解/洽谈法律服务


联系

Contact

联系法律顾问

关注公众号

桂ICP备2021009897号-1